闽西八大干是福建省传统的客家名吃,闽菜系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,“八大干”分别是指地瓜干,老鼠干,萝卜干,笋干,猪胆肝,豆腐干八种干制食品。
福建自古称“闽”。福建古时多蛇,古人称为“长虫”,很多氏族以蛇为图腾而崇拜,即为“家中有虫”为福,由此而得“闽”之简称。汉代许慎编写的我国最早的一部字典《说文解字》中说:“闽,东南越。蛇种。”在元代,福建省区域划分为福州、兴化、建宁、延平、汀州、邵武、泉州、漳州八路,明代改为八府,所以有“八闽”之称。现在“闽”或者“八闽”已成为福建省的代名词。
闽西也就是福建西部,古指八闽最西端的州郡——汀州,如今包括龙岩及三明两地市的部分辖区,主要包括上杭,永定,连城,武平,长汀,清流,宁化,明溪八县。
闽西是客家祖地,客家文化之源。自古客家人勤劳纯真、朴实勇敢,以种植农作物为生,在丰收季节,都会把当季收获的多余农作物和瓜果、肉品风干晾晒,以备休耕期和歉收年份食用。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,客家人总结出了很多干货制作、贮存和食用的宝贵经验,并通过不断发展的经济交流活动传向各地,口口相传的赞誉中逐渐建立起了“闽西八大干”的美名。
现在大家比较熟悉的“闽西八大干”是指:【长汀豆腐干】 、【连城地瓜干】 、【永定菜干】 、【上杭萝卡干】 、【武平猪胆干】、【漳平笋干】 、【新罗米粉干】、【宁化老鼠干】,其实这是一种误读。古代汀州八县,每个县都盛产各种作物,但由于文人雅士诗性和美食传播便利,于是民间无组织的将每种干货划归一个县地,形成了如今盛传的“八大干”派系。而事实上,每个地市的“八大干”甚至“十八大干”都口味绝佳、堪称一绝,而不是每个地方只有一种干货。就拿上杭来说,除了萝卜干外,豆腐干、地瓜干、笋干、菜干等等也是家家户户贮藏间的宝贝。
“闽西八大干”是客家饮食文化史上的璀璨明珠,不仅体现了客家祖地的风土形貌,也是客家人勤劳俭朴的象征,正是因为闽西山区地形、地势和气候环境给了各种农作物优质的生长空间,正是客家人淳朴、勤劳和好客的民风使得各种干货得以传承和积淀。
旧县作为闽西的代表,当地盛产的豆腐干、笋干、萝卜干、菜干、红菇等等土特产品,不敢说闽西最好,但绝对是口味一绝,有着自己特色的农家天然无添加食品——我们不是美食的加工者,我们只是美食破土而出到餐桌的见证者。